-
-
147
已被推荐
硕士跨专业申请有可能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关键的:
1、先修课程。不同专业对先修课程的要求的严格程度不一样,比如CS就明显严过其他专业。如果没有修过相关的课程,跨专业申请难度会增大。有些学校会录,但要求补课,有些则直接要求必须在申请前上过这些课。不同项目对于跨专业申请的友好程度不一样。
2、有部分的硕士项目是专门针对转专业申请者开设的。比较典型的比如常见的几个CS转专业的项目。
3、申请动机。既然是跨专业就肯定会牵涉申请动机。合理的申请动机非常重要。
4、目标专业相关的学术经历,包括实习、科研、竞赛、自学等等。既然有了合理的申请动机,那就应该有相关的经历去证明你的兴趣和动机及你在目标专业领域内取得成功的潜质。
PhD申请,专业名称并没有那么重要,背景的匹配程度才是最重要的。因为PhD的申请会牵涉到一个专业下面的具体领域,这个具体领域和自己主要的研究领域的匹配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说这个教授是在那个系下面,并没有那么重要。比如,你如果有大量光学的背景,你可以申请物理下的AMO的方向,你可以申请EE下的光学方向,你也可以申请BME下医学图像处理的方向。
1、现在的研究基本都是多学科交叉的,一个项目组里可能有来自多个不同专业的人。只要你申请的这个项目组需要你这样背景的人,你就可能被录取。跟专业名称其实并没有太大关联。
2、在不同系的下面,研究内容肯定会有所侧重。比如,虽然都是用你光学的背景去申请,在BME系下的研究内容跟EE系下的研究内容肯定会有所不同。这个在选择的时候要结合自己之后的职业规划,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来考虑。
3、如果经历的匹配程度不高,只是有兴趣,跨专业申请PhD的难度要比跨专业申请硕士大很多。我去年有个学生申请机器学习和软件测试两个方向的PhD,基本无机器学习相关的经历,最终拿到的录取基本都是软件测试相关的,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不管是申硕还是申博,如果是跨专业申请,通常情况下,难度都要高于同专业申请。基本的硬件背景,比如学校档次,GPA,标化成绩等都最好形成自己的优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